牛年的元宵节在潇潇细雨中悄然到来,看见满城张灯结彩,到处人山人海,人们洋溢幸福的笑容,观看街头文艺表演,一派喜庆祥和气氛,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儿时在老家过元宵节的种种情景。
那是好几十年前的事情。当初一过后,到初二村里就开始准备正月十五闹红火,那时候,我们那个大队还是比较重视文化生活的。每年大队都要给各个小队下达任务,而且必须完成,因为十五前参加大队的节目要评比出参加公社的文艺汇演,如果要能获奖,或奖励现金,或奖励粮食,有时候还奖励床单被罩之类东西。因此,大家都特别卖力。
我们小队在外当老师的比较多,国家工作人员也不少,尤其是全家都在城里的也要选派能歌善舞的回来或指导,或亲自参加演出,吹拉弹唱,锣鼓大镲全部人马不用请人。那时样板戏流行,记得村里排的是秧歌剧白毛女,服装道具都很简单,几件破衣服,几条破毛巾,一根红头绳,再加上几张破桌子,就是整个舞台的布景,下雪是用碎纸片从高处往下一撒就成。记得我还客串演了一个小角色,也还像模像样。
经过十几天的排练,我们的节目在大队表演获得了头等奖,并且参加了公社的汇演,汇演结束,我们排的白毛女全公社第二名,获得300元奖金。
除了排戏,我们还组织高跷队。大部分都是上学的学生,人小既灵活,又不怕摔跤,学的又快,机动性很大、扭起来动作再大都能应付自如。再用纸扎上麻皮糊几个狮子头,黄布上用黑墨水涂几下,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舞狮子队。我们一边吹打,一边舞狮子,扭秧歌,一边踩高跷,每到一个地方完了以后,都要给烟酒。尤其是一些大户人家,或在外边有工作的人家,请我们到他们家的炕头上卧狮子,据说在谁家的炕头上卧了后,谁家就会有好运气,来年不发财也要生男孩。然后再给好多好吃的东西。别提多高兴了,现在想起来,还想回到那个时候。
还有就是家家门前垒旺火,快到十五的前几天,你看吧,每家门前就垒砌好当年是什么年就垒什么形状的火炉,炉里架上大碳,干柴一点,那火是越烧越旺,一直烧到十六以后。每到夜晚,家家门前就挂起了自家糊的各种各样的灯笼,灯笼上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还有谜语之类,一家一家的看,一家一家的转,虽说夜里特别的寒冷,但是仍不愿回去。一直到深夜,大伙儿相拥着到家里再神侃闲聊半天,仍然不尽兴,又到外边转悠,直到困的不行了才要回去。
想起来,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童年是梦幻,童年是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是一生中的烙印, 想起来真想回到童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