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陈伯是个种庄稼的好把式,生产队时队长派工派活都要先征求他的意见。分田到户后,他种田的本事被发挥到极致,从安季到管理到收获,把10来亩地操持的井井有条,年年丰收年年有余。回乡那年,陈伯对我说:“田里的事不懂的就问我”他真的成了我种田的启蒙老师。
1985年,杂交水稻正式推广运用,种子是村里免费发的,技术员讲了好处讲技术,乡亲们恁是没人相信“种了几十年田,还没有听说过1亩田两斤谷种的,秧苗还一根一根的插,谁相信呢。”陈伯带头质疑,大伙深信不疑。我斗着胆子要了10斤谷种,够5亩地的。陈伯说:“没了收成你可别怨天”这一年我小心翼翼的侍候着这5亩地,收获的季节大家都来看热闹,5亩地的稻子堆得像个小山,单产达到1300,大伙一看傻了眼,悔不该当初听了陈伯的话。
秋收一完大伙急着往种子站里跑,大包小包的杂交稻种子往家里扛,期望来年好赶本。陈伯说:“没听说种子不发芽,不长谷子的,我看他们纯粹是要赚几个钱,7块钱1斤谷种,这种子又不是金子,哪来的这么贵,我就不信邪,娃子,把你收的谷子称10斤我做种”“搞不得的陈伯,收不到谷子的”我拼命劝说,老人家不依不饶亲自动手扒去20斤谷子,慷慨的丢下20块钱扬长而去。到来年,人家的谷子单产1000多,陈伯看着自己的稻子只开花不结谷,气得双脚直跳“种了一辈子田,还真遇上这不结谷公稻子了,”乡亲们同情他,每户都捐上一袋子谷,总算减少些损失。我说“老伯,您还是要信科学”
村里号召搞产业调整,这回乡亲们积极性高了,技术员带来梨树,橘树和李树,大伙抢完树苗抢资料,一会儿功夫就没了,陈伯这次没唱反调,拿了百十棵优质梨树苗。吃一堑长一智,技术员的话他句句都记牢,种树的时候他更精心,人家抽槽他抽槽,人家施肥他施肥,人家防虫他防虫,看着梨树长,他暗暗的想:“时代不同了,我老把式也服科学了”
来年人家剪枝整树形,树儿象把伞“这回他又不干了“好好的枝条硬要剪掉,高大的树偏偏要把枝条拉下来,我不干。”第三年人家的树繁花盛开,开始挂果,陈伯的树一个劲的向上长就象宝塔柏,开了几朵花没几天都掉光。夏天里看着人家吃梨卖梨,自己望着树发呆:“莫非老子又买到公树了?”
村里请来技术员到陈伯家现场会诊。“老伯,这不是公树,要想它开花结果稳产高产,您就得整枝整形疏花疏果,”技术员边讲边示范,村干部也帮助一起干,老伯终于开了窍,从前的好把式不信科学确实不行了。
梨树栽下四个年头,陈伯的果园终于繁花似锦,硕果满枝,这公树总算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