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学在半岛省的视察,先前往巡抚驻地巴士拉西边的科威特州,这里在多年前被楚国人找到石油资源后,就迅速掀起了石油勘测,开采狂潮。
因为石油开采,也带动了当地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道路,铁路,码头这些交通基础建设。
同时还有众多企业还在当地设立一些炼油厂,就地提炼煤油后供应西亚,非洲以及欧洲市场。
\b当然了,这些土着地方的煤油市场容量是非常小的……远远无法和帝国东亚本土的庞大市场相提并论,甚至也远远不及只有几千万人口的美洲市场。
主要是这些地方的楚国人并不多,而各地的藩属国,保护国以及楚国人尚未涉及的部分非洲内陆原始部落的人口,他们除了极少数权贵外,其他的基本都是穷光蛋……可不能和楚国人一样把煤油当成日常照明用油。
哪怕煤油的价格对比十年前已经有了巨大的降幅!
十年前大楚帝国刚开始搞石油工业的时候,煤油虽然也比鲸鱼油便宜,但是价格依旧不算低,大概承顺三十七年的时候,鲸鱼油在松江府这个沿海地区里的售价,大概是在八九十钱每升,而在内陆地区因为更加高昂的运费,那么价格还要更贵一些,能够达到一百多分。
同时期煤油因为成本更低,价格能够做到更低,大概在六十分左右
可即便是这样的价格也谈不上便宜,甚至可以说是昂贵。
毕竟这个‘分’,可不是后世人所熟悉的分,而是从前明时期的‘文’演变来的货币单位。
参考当时楚国的普通工人月薪不过六七楚元,如果用收入作为对比,那么可以简单的类比为后世的‘元’……当然,如果用粮食价格,食物消费币等价格体系作为对比的话,那么可能就只相当于后世的角了!
也就是说,后世里哪怕是普通人的生活质量,换算到大楚帝国这边是需要七八十甚至上百楚元月薪的高收入群体才能够够得着……这还没算上时代科技因素导致的不同生活,只计算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这是生产力所导致的变化!
因此其实很难准确的去对比不同时期,不同生产力下的货币价值。
不能简单的说古代某个时期的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多少钱!因为采用不同的锚定物会有不同的结果。
简单用粮食价格为锚定物的话,明末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后世三四百块,具体多少很难说,因为明末不同年份不同地方的粮食价格波动太大……很难找到一个统一,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所以也没法具体算。
而楚国的元是直接从早期的‘两’延伸而来的,省略中间诸多复杂的换算过程,大概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一楚元就是一两银子,一楚元大概也相当于后世几百块——
其实把楚元和十九世纪后期的各国金本位货币进行对比才是比较准确的,因为都是金本位,并都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相当,全球黄金的总量也相当,人们收入以及物价其实都差不多。
从这个角度去看,楚元是很值钱的。
一楚元等于一千分……这个兑换比例是从之前的一两面值的法定银币兑换一千枚法定一文面值的法定铜币上沿用而来的。
现代楚国社会里,处于中间的‘角‘这个货币单位,其实日常生活里楚国人用的还是比较少……基本都是直接说多少元多少分,会略过中间的角。
六十分每升的煤油,这可不便宜了,煤油刚推向市场的头两年,其实也是属于中产阶层才能用得起的生活物资,穷苦人家能用,但是得非常节省的用。
但是到了现在……大楚帝国里的煤油价格随着石油陆续被发现并开采,各地的炼油厂陆续建成,煤油产量持续暴涨,加上那些石油相互进行竞争,都在追求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抢占先机。
这也导致了如今的煤油价格早已经不复当年,如今松江府里的煤油,每升大概只需要十二分钱……
如此价格的煤油,对于楚国人而言,哪怕是普通的低收入家庭也能用得起了!
但是……这个价格对于西亚,欧洲,印度等地区的当地土着而言,还是太贵太贵了……
人家楚国人,哪怕是最普通的工厂工人,一个月也能够赚个六七块楚元……这十二分钱一升的煤油自然不算什么。
但是当代的各国土着的收入可远远没有这么高!
其他更低收入的就不说了,只说在土着群体里收入算是比较好的,属于当地中等收入阶层,为楚国人工作的当地土着。
楚国人在西班牙雇佣一个当地的普通劳动力,每个月只需要给八百分钱……当然也有一些福利,那就是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获得楚国人提供的土豆,玉米等廉价食物。
就这种工作,当地土着打破头的抢。
而这些收入,他们大部分都需要用维持基本的生活,用煤油……哪怕是十二分钱左右一升的煤油,对于他们而言也是比较昂贵的……不是真用不起,而是舍不得或者说没必要。
至于那些更低收入的普通劳动者,或者是当地地主的佃户甚至农奴之类的,那就更不用说了,收入低的连吃饭都吃不饱,更别提夜里点灯了。
\b如此情况下,楚国人的很多商品,哪怕是已经进入工业化之后的产量极大,成本极低,做到售价比较低,但是对于各国土着而言,楚国人的工业产品依旧还是比较贵的。
煤油这种大宗生活物资,只是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代表。
所以各国土着看似总人口很多,加起来能有好几个亿,但所有的土着市场加在一起,其实也不如一个只有三千多万人口的美洲市场。
因此大楚帝国的石油工业的主要产品,也就是煤油,主要针对的还是楚国人自己的市场,出口量看似挺大的,但是比例很小,也就那么五六个百分点而已。
\b不过即便如此,这几个百分点的煤油销量,也足以让那些石油公司在靠近土着市场的地方,同时又是石油产地的半岛省巴士拉建设一些中小型的炼油厂了。
这些炼油厂又带动了其他工业的发展,所以以科威特地区的石油开采为引子,在巴士拉当地也算是发展出来了一定的工业。
当地总人口不多,但是工业产值还是挺大的,人均收入也高。
这一点,罗志学在当地视察的时候就能够很清楚的看出来,别看半岛省远离东亚腹地万里之遥,但是当地的城市建筑现代化并不算低。
巴士拉里的建筑虽然都不算高大,但是该有的现代化设施都有,在东亚本土都还算是比较时髦的电力设备,在这里也能看见,一些商业建筑里普遍都有电梯,电灯。
巴士拉这边的一些主要城市道路,甚至都还是沥青铺设的……当地就有炼油厂,有着炼油之后的废渣也就是沥青,刚好可以用来铺路,成本比从遥远的东亚地区运来水泥铺路还便宜。
同时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比较高。
罗志学先是看了当地的一些主要的经济数据,比如当地民众的收入水平以及物价,还实地走访了当地的一个农贸市场。
发现这里的粮食以及果蔬虽然价格贵一些,但是肉类相对来说比较便宜。
而当地的民众收入普遍偏高,当地炼油厂的普通工人,月薪能够达到十五楚元,哪怕是服务行业里的普通工作人员,月薪也能够够做到十楚元左右。
这个薪资水平,已经不低于松江府那边的薪资水平了。
松江府那边的薪资水平,在过去十年里随着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大环境的经济持续上涨,因此最低薪资水平已经能够做到八楚元,普遍来说长期稳定的工人,收入基本都在十楚元以上,一些临时工,服务类低收入工种的话大概在八楚元到十楚元之间。
这个水平,在东亚地区里已经是属于第一梯队了。
而海外的半岛省巴士拉地区,其薪资水平竟然能够做到强于松江府……这一点还是很难得的。
别看海外地广人稀,土地众多,可以随便种……似乎就很美好,但实际上海外地区的民众平均收入,还是不如东亚本土地区的。
这海外土地是很多,但是人力耕种是有局限的,你也不可能无限制的种田……至于说用马耕乃至用机器,这马匹和机器也都是需要成本的,最后都还需要算到粮食生产成本里。
然后海外地区的粮食价格……基本都很低……比如北美那边,农户出售粮食的价格其实很低的……没办法,当地人口就这么点,但是可耕地那么多,而且还广泛采用马耕乃至机械耕种,人均粮食产量非常高当地根本无法消化这么多的粮食,这些粮食最后都会被粮食公司收购,然后集中运输到沿海港口,再装船运输到本土销售。
如果说种田不赚钱,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