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自从田美娟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后,陈家就彻底乱了套。
这真不是夸张的说法,事实上打从七八年前,田美娟嫁到了陈家后,陈家母子就开始了享福生活。其实,最初陈母是不愿意接纳这个农村儿媳妇的,可一来儿子年纪也不小了,总得娶个媳妇,二来她身子骨也不太好,需要有人来照顾这个家。总之,甭管过程有多纠结,田美娟终究是嫁到了老陈家。
而等田美娟真的进了门,陈母才意识到娶了个农村儿媳妇有多好。
县城里的姑娘家,要是那种没工资的也就罢了,但凡是厂子里的女工,那叫一个牛气冲天。动不动就跟人掰扯,妇女能顶半边天,还非说伺候老人叫做封建残余。甚至他们那个宿舍楼区,有不少都是小家庭独立出去生活的,人家哟,才不要跟公婆一起住。
别人家的事儿,陈母管不着,她也没这个闲工夫去管。但她家肯定不能这般模样,就不说别的,她儿子要是跟儿媳独立出去生活了,那她咋办
幸好,这一切烦恼都在田美娟进门之后,烟消云散了。
按理说,农村儿媳妇这般好,陈母就该庆幸才对。兴许,刚开始那一年确实是这样的,陈母也不是天生的刻薄恶毒老婆婆,她也是想要好好过日子的。尤其是田美娟刚怀上头胎时,她真的是对这个农村儿媳妇掏心掏肺的,很多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好东西就跟不要钱似的往田美娟嘴里送。
然而,好日子没持续太久,婚后大概一年半,田美娟生下了她的大女儿。
怀孕和生产的过程倒是挺顺利的,当然该吃的苦头还是逃不掉,可总的来说,跟那些孕期还得下地劳作的人比起来,田美娟觉得她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只是,她没有忽略掉婆婆看到孙女时那失望的表情。
田美娟是她爹妈的头一个孩子,不能说田家父母就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乡下地头儿子才是顶门立户的根本,生了女儿连宅基地都批不下来。就连上工赚工分,男的就算赚不了满工分,起码也能赚个七八分。换成女孩子,能挣个五分都算是勤快能干的了。
但不管怎么说,田家父母对女儿还是挺不错的,田美娟也是念完了高中。这年头不存在考大学的可能性,因此能念完高中就已经是实打实的高学历了。
正因为如此,田美娟就算意识到了婆婆的失望,起码在当时,她并没有太往心里去。
先开花后结果嘛,她又不是不生了。
于是,大女儿半岁时,她就给女儿断了奶,再之后便进入到了积极备孕的状态里。可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一直到大女儿三岁时,她才总算是怀上了第二胎。
尽管过程有些艰难,但不管怎么样,二胎还是平安的生了下来,比头胎还要顺利。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二胎又是个闺女。
到了这会儿,田美娟才有些着急起来。她回想了一下娘家的情况,虽说她妈头胎是生了女儿,可后来却是接连生了三个儿子,最后才得了
丽娟这个幺女。婆家这边就不用说了,尽管婆婆只得了一个儿子▎▎,可那也是因为公公早逝的缘故,跟婆婆本人没什么关系。
再想想各家亲戚
不过这种事情,各人的情况皆所有不同,想别人是没用的。田美娟用了好久才平了思绪,随后又是赶紧给二女儿断奶,再度进入了备孕状态。
然而这一次,又花了两年时间,她才总算怀上了第三胎。兴许是老天垂怜,她家老三终于是个大胖小子了。
这下,不光田美娟自己松了一口气,她男人和婆婆更是高兴得不得了。她以为日子总算是好过一些了,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她。
婆婆告诉她,自己准备提前退休,让她去顶了缝纫机厂女工的位置。
顶职这种事情放在后世是有些难以理解的,可在七八十年代却是很常见的情况。一般都是由父母将工作传给儿女,也有爷奶越辈把工作给孙子孙女的,当然也有给儿媳、孙媳的情况出现。总的来说,多半都是自家人范围内转的。偶尔也会发生自家人都有工作了,那就将名额私底下交易给外人,具体的金额也要看工作的稀罕程度。
然而,就算这些年在厂区宿舍楼里经常听说类似的事情,田美娟在听闻婆婆要把工作给自己后,还是大吃一惊。
当然吃惊归吃惊,工作肯定还是要的。
田美娟是高中学历,成为女工当然是没问题的。可陈母早就是厂子里的老员工的,拿的是四十六块钱的工资,而且因为她年岁大了,就算是厂子最忙的时候要安排三班倒,排夜班时也会刻意跳过她,让年轻人顶上。
但这些待遇,换成田美娟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顶职只是指工作顶替,旁的一切待遇全部都要归零重新开始。田美娟是六月初生了三胎儿子,七月一日就被要求去厂子里上班。
乍一看,似乎也没啥问题,毕竟月子也算是勉强坐完了,不差那两天。但事实上,产妇就算坐完了月子,也不代表身子骨就彻底恢复了。尤其田美娟已经生了第三胎了,就算身子骨没被掏空,也必须要好生调养一段时间。
可事实上,她生完孩子不到一个月就去缝纫机厂上班了,上的还是夜班。
当工厂女工是比下地劳作要轻松不少,但作为新入职的女工,再加上田美娟可从来也没有上过班,这下进了厂子,面对的是所有东西都必须从头开始学的情况。而且,她虽然是新来的,年岁却不能算是小的,那些老师傅一面教她一面嫌弃她。
光这些也就罢了,可别忘了,她同时还是一个尚在哺乳期的母亲。
又要应付厂子里的工作,又要回家照顾嗷嗷待哺的新生儿,同时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岁并不大的女儿,还得兼顾买菜做饭洗衣打扫等等数之不尽的家务活儿
短短几个月时间,她就累得没了个人样儿。
那天,她又上了个大夜班,下工时外头的天色已经微微亮了,她拖着疲惫的身子骨往家里赶,上楼时还因为太累了,差点儿软倒摔下去。等好
不容易回到了家里,她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只是把外衣外裤脱掉后,就把自己摔到了床上,沉沉的睡了过去。
没想到才刚睡下不久,婆婆就喊她起来喂孩子。她强撑着喂完了孩子,婆婆又喊她做早饭,好不容易做完了饭,她自己一口没吃只想赶紧睡下,却被要求去食品站排队买菜。
这年头,买菜也是个技术活儿,并不是说拿着钱和菜篮子就能去菜场挑挑拣拣把菜买了来的,而是需要拿着钱和自家的供应本或者票证,去食品站买菜的。菜的种类也不是随意的,而是要看当天供应的是什么。
他们这个小县城可不是京市沪市那种大都市,食品站供应的东西是出了名的品种少、数量少,去的迟了啥也买不到。如果当日供应的是肉类,那得半夜里就起床去食品站门口排长队,等一开门基本上就会被抢购一空。
而那天,食品站供应的是白菜萝卜土豆这类数量比较充裕的蔬菜,按说这种应该是不需要特地抢购的,但数量多并不代表质量好,去的早了就是能够买到相对好一些的,去的晚了就算东西还有,那估计也是蔫儿吧唧的。
田美娟去了吗
那她也不能不去呢
从家里去食品站,再等到她费劲力气把买来的白菜萝卜土豆这些蔬菜弄回到家里,就已经是该准备午饭的时候了。
缝纫机厂是有工人食堂的,这年头的国营厂子在这方面的福利都很好。厂办食堂只允许本厂职工和家属进入,价格便宜分量又足,实在是不舍得花钱的,还可以把粮食提前拿过来,让食堂里的大师傅帮着做,总之厂子是想尽一切办法给工人方便的。
但食堂再实惠,还能实惠过自己做吗
于是,田美娟又开始撸袖子做饭。而做饭之前,她又喂了一次小儿子。等做完午饭,她男人也回家了,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着饭,期间婆婆不止一次的提到自己辛苦持家,还让田美娟要珍惜厂子里的工作,说她祖上积德才能嫁到老陈家,这辈子居然还能当上光荣的工人。
这一切,田美娟都可以当做没听到,可她没想到吃过饭自己又被要求将这几日积攒下来的脏衣服洗干净。好不容易洗完衣服晒出去了,她赶紧回屋躺着。就在她以为自己总算是可以睡个好觉时,婆婆邀请了她的几个姐妹来家里打麻将。
她的两个女儿是到了年岁就被送去厂办幼儿园里的,早上送过去,傍晚接回家。因为是厂办的幼儿园,收费很是便宜,还包一顿午饭和两顿点心。但女儿们不在家,不代表儿子就不用管了,才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婴儿,那是全天候都需要人照顾的。
婆婆在客厅里跟她的小姐妹打麻将,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田美娟的身上。
幸好,孩子还算是乖巧的,田美娟索性哄睡了孩子,自己也睡下了。
直到傍晚时分,她再度被婆婆拍醒,要求她去做晚饭。而此时,已经是傍晚四点半了,她男人上的是白班,五点下班后会顺道去厂办幼儿园接两个女儿回家,等回到家刚好可以开饭。
但问题是,她今天还是大夜班,从晚上八点上到第二天早上六点。
以前类似的事情也有发生过,但那天,她突然就炸了。
想看寒小期写的七零年代闺蜜团的奋斗第016章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明知道她晚上八点要上班,就不能给她留点晚饭,七点半喊她起床吃一口再上班吗非要把人往死里折腾吗她当时只觉得心跳加速,太阳穴突突的跳着,既不想去做饭也不想去上班,只想睡个昏天暗地的。
田美娟已经忘了自己当时究竟是个什么状态,只记得自己回过神来时,就已经在县城的大马路上了。
身上的衣裳倒是好好的,鞋也是穿着的,手里还拿了几样换洗的衣物。
但她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只凭着本能往家的方向走去。
走啊走啊走,一直走到了田家院子门口,就被弟媳妇发现了。
在娘家的这段日子里,田美娟其实也一直没闲着。乡下地头的活儿本来就很多,再说只要有心干活,哪里都是活儿。田父每日里要下地劳作,农闲时分也不能真的闲下来。田母也差不多,就算赚不到满工分,她每日里光是砍猪草就能赚上六个工分。其他几个弟媳,要么照顾孩子,要么找零工做,最能耐的就是三弟媳了,居然能在公社初中里教书,教的还是英语。
田美娟已经不是胜利公社的社员了,就算想下地劳作,也没有工分拿的。
因此,她每日里主动帮王冬妮照顾孩子,得空了就去收拾鸡舍打扫院子,除了洗衣服这事儿得去河边外,别的事儿她能做的都一一做了。
可今个儿不是情况特殊嘛,王冬妮天不亮就跑了。田美娟跟她睡一屋,当然知道这事儿。又想起昨个儿好多脏衣裳没洗,这大人的衣服无所谓,三伢子的尿布那是不能耽误的。
无奈之下,她只得背着三伢子拿着木盆去了河边,谁知在回来的路上,就遇到了来找她的陈家母子。
陈家母子拉着她就去了村口人群聚集的地方,非要社员们帮着评评理。
“谁家闺女嫁了人还老往娘家跑婆家的事情不干,跑来娘家干活自己亲生的儿子不带,来帮弟媳妇带孩子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大家伙你们给评评理啊”
显然,田美娟不是那种擅长口舌之争的人,她还要顾及背上的三伢子,不敢太过于挣扎。偏生婆婆就像是彻底拿捏住了她一般,拽着她大声的呵斥,将她从头到脚数落了一番,就仿佛她是曾经在县城里见过的游街罪人似的。
田大娘是得了信儿赶过去的,只匆匆的看了一眼,她就赶紧回家搬救兵。
亲家母是个什么人,她早几年就知道了。确切的说,早在两家说亲时,她就意识到了这个城里的亲家母不好惹。但话又说回来了,闺女都嫁到城里去了,就算是亲家好了,估摸着一年到头也见不了一面,她就没当回事儿。况且,她觉得自家大闺女哪哪儿都好,善良勤快又有孝心,就算婆婆刻薄一些,这天长日久的,人心总是能焐热的。
谁能想到呢亲家母还能吵上门来。
更
让她心里窝火的是,王冬妮那个倒霉儿媳妇,什么时候不能回娘家,偏偏这档口回了娘家
其实她不知道,她大女婿陈大宝已经盯着他们家起码十天了。就是看到了王冬妮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出了生产队往别地儿去了,他这才慌忙骑了自行车,回家接了老娘过来,风风火火的杀到了队上。
本作者寒小期提醒您七零年代闺蜜团的奋斗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换言之,王冬妮啥时候离开都改变不了眼下这个情况,除非她这辈子就不走了。
田大娘什么都不知道,她只知道泼辣儿媳妇不在家,而她显然应付不了眼前这个情况。思来想去,她只能亲自去找自家二儿子和三儿子。
没法子呀,一家子的锯嘴葫芦,也就只能矮子里拔高个儿,她二儿子起码说话噎人,三儿子正常情况没啥,偶尔还是能扎心的。
这厢,田大娘着急忙慌的去找儿子了。那厢,李杏花带着程素纹来到了作战第一现场。
呃,对于李杏花来说,那是她的吃瓜第一线。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