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说,高句丽都于丸都之下,丸都应该指的是丸都山。
大多数的史籍认为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1世纪中期。据推测,高句丽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濊貊人”这一词语最初并非指一个确定的民族实体,而仅仅是中原古代史家对出现在东北这一特定地区的一些古代部族的泛指。在高句丽建立之初,与扶余长期处于军事对抗中。扶余与中原王朝关系十分友好,为了扼制处于成长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丽政权,中原与扶余在军事上常常协同打击高句丽。
高句丽核心地区——国内地区在战国后期就已经被纳入燕国的版图,这可以从文献和考古两方面得到印证。
公元前第一玄菟郡也就是后世史书中的南沃沮地区和临屯、真番郡一同并入乐浪郡。
七年之后,公元前75年(西汉元凤六年),为了加强东北边境的力量,西汉政府将辽东郡长城以东的部分划出来,另立一郡,复置已经省并的玄菟郡,这就是第二玄菟郡。
其时,匈奴和汉朝的战争还没有停止,东北边疆的扶余国也没有彻底臣服于汉朝,后一点可以从**带领部分扶余人南下投靠汉朝后仍然受到扶余攻击看出来。
西汉时,政府对边郡的当地领往往按照势力、功劳大小授予不同的封号,大者、有功者封王,其余封侯。高句丽在东明王和琉璃王时代还没有获得汉朝的册封,而只是汉朝玄菟郡高句丽县下的诸多侯之一,在第三代王也就是大武神王时代,高句丽为汉朝对扶余作战有功,才在公元前37年(西汉建昭二年)被册封为高句丽王。
根据史籍记载,西汉后期,高句丽和边疆各族都服从于汉朝的统治。王莽建新后,更改西汉的政策,将高句丽王贬为高句丽侯,征调高句丽兵马,诱杀高句丽侯驺(也就是闵中王邑朱),终于逼反高句丽。
两汉之际,新朝在内忧外患中崩溃后,中原大乱。高句丽则乘机四处征伐,不但征服了整个第二玄菟郡,而且兵锋直指乐浪沃沮县,将第一、第二玄菟郡都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边疆民族割据政权。
其后,中原稳定,高句丽则顺服,成为边疆地方民族政权,中原强大,又变为割据政权,叛服不常,直至被唐消灭。
高句丽兴起后,东汉政府玄菟郡侨治到辽东郡北部,也就是今天沈阳、抚顺间,这就是第三玄菟郡。第一、第二个玄菟郡则成为高句丽统治范围,直到四、五世纪的时候,高句丽才又一次大规模扩张。
公元185年初春,寒冷的高句丽仍然处于严寒的笼罩中。
丸都城,高句丽王宫。
高句丽王高伯固高坐于王座之上,群臣列于下面两侧。其左是次子拔奇,右是三子伊夷模。
伯固是高句丽太祖王高宫的儿子。
高宫是高句丽的第六世君主,为琉璃王少子再思之子,慕本王为侍从杜鲁刺杀后,被迎立为王。公元53年-146年在位。他在位时期是高句丽历史展的重要时期。他除了将高句丽分散的各部实行统一以外,还与宗主国东汉政权进行过多次军事较量,屡犯辽东,显示了高句丽逐渐强大的军事实力。三国志记载:至殇、安之间,句丽王宫数寇辽东,更属玄菟。辽东太守蔡风、玄菟太守姚光以宫为二郡害,兴师伐之。宫诈降请和,二郡不进。宫密遣军攻玄菟,焚烧候城,入辽隧,杀吏民。**复犯辽东,蔡风轻将吏士追讨之,军败没。
后来,汉朝军事压力迫使高句丽迁都到丸都城。
伊夷模此时正对自己的老爹,高句丽王伯固侃侃而谈:“父王,如今大汉国内忧外困,疲敝不堪,正是我高句丽崛起的大好时机。父王千万不要错失此良机啊!”左侧的拔奇不屑的说道:“我的好三弟,你说的好听,可是,那拦在我们西面的公孙瓒,还有北面的扶余国和东部鲜卑,以及东面的挹娄和沃沮,南面的四韩怎么办?要知道,公孙瓒麾下就有精兵八万,已经远远过我高句丽的五万军队;而东部鲜卑拥雄兵五万骑,也不弱于高句丽;其余的像是扶余、四韩,都有不弱于我高句丽的实力。先不说我们能不能打赢公孙瓒,就是我们打赢了,必定也是实力大损,恐怕马上就会被其他几方给吞了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