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县城,杜朝南还像上次一样先交了两文钱的摊位费,找了个不好不坏的地方开始将东西一一摆好。两人歇息了一会儿,方宁又开始跟着周围的摊贩一起亮嗓子吆喝开了。
“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看一看啦。花草帽,好看又便宜,戴上它年轻好几岁……大中小竹筐结实耐用,祖传绝门的编织手艺……”这种自卖自夸的吆喝法,杜朝南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出血跳河大甩卖了……过了这个村就没这店了……”方宁吆喝得起劲,东西卖得也快。嗓子喊累了,她拿了把蒲草垫子往地上一坐,一边就着竹筒喝水一边观察着行人。
好在今天天阴,天气并不十分炎热,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其中还有有不少姑娘和已婚妇人。
不多时,一个年轻妇人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停留在了他们摊前。
“大姐,你要买什么?”方宁笑吟吟的招呼。
年轻妇人没有目的的随意打量了一圈,小姑娘的眼睛却锁住了方宁身上的花书包上。
“小姐姐,你这个荷包好大。”小姑娘叹道。
方宁目光微闪,不动声色的夸耀道:“是啊,这是我姐姐给我做的,她的手可巧了。你看挎在身上很方便。”说着,她把书包取下递给小姑娘,“你可以试一下。没关系的。”小姑娘接了过来挎在肩上,怎么看怎么顺眼。
“你背着比我好看多了。”方宁在一旁真诚的夸道。
“你这包囊多少钱?”年轻妇人漫不经心的问道。
“呃,三十文。”
妇人不满地看了她一眼,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她伸手把书包从女孩身上拿下来还给方宁。小女孩手里拽着书包袋子,撅着嘴看着妇人,一脸的不情愿。
方宁脸上笑意不减:“不买也没关系的,这个是我正好自己用。”杜朝南动了动唇想说什么又忍住了。妇人拉着小女孩走开了。
待人一走开,杜朝南开口问道:“你姐不是做了好几个吗?怎地不摆出来?你要价太高了。”
方宁笑道:“不急,这东西买的人本来就不多,一个个的卖。”杜朝南知道她有主意,也没再说什么。
又等了一会儿,方宁看看天色,仍是阴阴的,太阳躲在云层中,一点也不热。她对父亲说道:“爹,你在这儿看着,我去别地转转。”
杜朝南自然不答应:“不行,你在这里人生地不熟,万一碰上拐子咋办?”
方宁笑道:“没事的,我记路。青天白日的,哪有那么多拐子。”她也发现了,来这里逛的有钱人很少,她想去另一条街上看看,那里多是胭脂铺子,珠宝首饰店,布庄什么的,有钱人相对多些。
杜朝南拧不过她,只得再三嘱咐她要小心,快去快回。
方宁将姐姐做的几个大小不一的花书包全部挂在脖子上,又拎了几个精致好看的小竹筐和花篮,朝北城的隆福街走去。
这儿店铺林立,人流如织。方宁捡了一个地方,脆声招呼路过的的行人。她长得讨喜,说话招人爱听。有不买的路人打趣她几句,她也不恼,笑呵呵的应答了。再加上夏宁和秋宁的手艺着实不错,书包样式新颖,不多一会儿,她身边就围了一圈大姑娘小媳妇。
有人好奇问:“小姑娘,怎么就你一个人呢?你家大人呢?”
方宁笑着指指不远处的店铺:“我娘和我姐在那儿买东西呢?”
又有人说:“小妹妹,你这个荷包太大了。”
方宁笑答:“这位姐姐,你不觉得我这荷包样式很新吗?我敢保证我家是独一份。你长得这么好看,再垮上这包,走在街上,人们为了看你肯定得把脖子都扭断。”
“呵呵,瞧这小嘴。”
“……”
“你就便宜些卖呗。”
“我姐做这个也不容易。我家女孩多,她不得已只好自己攒嫁妆。不像姐姐你一生下就掉在福窝里,你又不差这点钱,我家刚好差点钱……”方宁这一番话说得那姑娘眉开眼笑。
就在这时,从街对面又走过来一个身材丰满的圆脸姑娘。她看到方宁,不禁微微一怔,好像是认识自己的样子。方宁飞快地瞄了她一眼,想了半晌,也没想出是谁。
圆脸姑娘笑起来很可爱,她眯了眼问方宁:“你也够胆大的,一个人就敢到处跑。”
方宁还是刚才那句话,指指前面的铺子笑道:“我不是一个人,我娘我姐都在那儿呢。”圆脸姑娘抿嘴一笑,没揭穿她。
她看了看方宁的几个书包,挑了一个大的,连价也不砍就痛快的付了钱。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