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亦梦亦幻的张家界,秀丽的山川河流,如诗如画。如果说峰是山的伟岸,水是山的柔情,那么,有着百灵鸟一样清脆嗓音的土家姑娘就是山的精灵了。
怀着对土家人无限的好奇和爱慕,我和朋友专程去了古老神秘的土家风情园。初秋的天气依然炎热,而空旷的场地上,阿哥阿妹彩蝶一般,正欢快地跳起土家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摆手舞”一会儿插秧,一会儿割稻,转眼已是农闲时节,阿哥阿妹相约来到溪水畔,对歌跳舞,诉说心曲。鲜明的劳作、生活气息,清风一样扑面而来。土家人异常热情,频频邀请观众。鼓声更加激越,锣声格外响亮,羞怯矜持的我们,像被磁石吸引似的,不由跟着节拍,汇入到激情洋溢的人流中。
土家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崇尚婚姻自由的民族,少男少女通过自由恋爱步入婚姻殿堂。但后来渐渐有了媒婆,一些少女失去婚姻自由。在飞檐翘角,气势恢宏的“九重天”吊脚楼内,陈列着一顶花轿。一般轿门用帘子,这里却是两扇对开木门。木门上居然落锁。原来,有着自由恋爱习俗的土家少女,常有自己的心上人,但可恶的媒人乱点鸳鸯谱,为防止新娘半途跑掉,媒婆就把轿门锁起来。花轿也比较小,当时的土家姑娘十四、五岁就可以出嫁,所以坐进去刚刚好。
新娘的床颇讲究,名曰“滴水床”仿照门前屋檐,一层代表一滴水,家境越富足,床前檐数就越多。一张雕花四檐床,木工做下来,整整需要三年时间。床前一个宽踏板,方便脱鞋换鞋,另个用途专为新郎准备。土家族母系氏族时间比较长,女人地位高,男人犯了错,就要跪踏板,不让起来,得一直跪下去。醒目的屋中大圆桌,由相同的两半组成,一半女方家打造,一半男方家打造,结婚时,两半拢在一起,若是离婚的话,女方就把自己的那半搬走。
土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土家女人依靠勤劳和才智,把女红手艺一代代传下去。土家织锦最著名的是“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反面挑花,没有说明,没有图谱,所有技巧和图识全在姑娘心里。在土家族习俗中,姑娘结婚时必须要有自己织出的打花铺盖嫁妆,因而,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彩织。
“土家姑娘出嫁时要哭,谓之“哭嫁”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称为聪明伶俐,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有专门的“哭嫁歌”聪颖姑娘却会因人而异,即兴创作哭词。一般从结婚前三天开始哭,也有哭半个月,甚或一个月的。哭的内容主要有“娘哭女”“女哭娘”“姐妹陪哭”三种。手帕遮脸,哭声此起彼伏,音调如泣如诉,让人听得潸然泪下。导游姑娘说,结婚本是喜庆的事情,哭得这样悲切有两层涵义,一是亲情难舍,二是土家人认为,结婚前将眼泪哭完流尽,结婚以后就可以过甜甜美美的幸福生活。
沿着土家风情园,留恋再三的我们,又细细地走了一遍。午时,古老的山寨,安静下来。回头,再望一眼土家小伙清澈的眼,凝一下土家阿妹圆润的脸,心底油然浮起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确,古朴醇厚的土家风情历久弥新,愈发彰显粲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