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慢慢热起来了。
在钢筋混凝土浇铸的都市空间,空调似乎已成生活必备,但我还是无以复加地偏爱凉席。当同事听说我每年五月初就开始铺凉席,到十月份还恋恋不舍地难以揭去时,就笑我冥顽不化。其实,我只是特别喜欢那种凉爽的感觉,喜欢它编织出的许多清爽无边的回忆。
记得儿时,我们睡的凉席,并不是竹凉席,而是灯草席,好一点的,是用芦苇杆编的苇子席,我上初中的时候,开始睡上了竹床,小小的竹床是颇费周折从南方运过来的,特别凉快,我们也特别自豪和珍惜。
晚饭后,鼓着一颗充满期待的心,将小竹床搬到院子里,我和弟弟各“霸”一个。东屋窗台上放着一盏煤油灯,父亲照例会看上一会儿聊斋志异,摇曳的灯光里,戴上眼镜的父亲表情很专注,看到趣味处,会呵呵地笑出声。我很好奇,曾拿着家藏的蓝皮线装书,反复研究,无奈太过深奥,不明所以,复增加了一些神秘。母亲忙完厨房的活儿,轻摇一把大蒲扇,斜依在竹床上,缓解一天的劳顿。这时,天上的月亮升起来了,在云层里钻进钻出;满天的繁星密匝匝地,像一群群调皮的小孩子,不安分地眨着晶亮的眼睛。我的心跟着跳跃,试图从一个最亮的星星开始数,数来数去,往往嘻笑着放弃努力。房屋后边的池塘里,青蛙在欢声歌唱,阵阵轻风吹过,捎来了水的清凉。竖耳倾听,依稀还能听到村边绿油油的庄稼地里蛐蛐、蝈蝈的鸣叫,静静的夜里,蝉鸣虫吟,分外悦耳。最惬意的,是看到父亲从书上抬起头来,我们既兴奋又紧张,知道父亲要给我们讲聊斋故事了。一方面对书中故事充满渴望,另一方面又对狐狸鬼怪充满惊惧。父亲讲得很生动,听到最后,我常常吓得把头蒙紧,瑟瑟中心满意足香甜睡去。
也有窒热难耐的时候。似乎没有一丝风,连虫儿也懒得叫,我在竹床上翻来覆去。母亲就说,伏天不热,反而不好。俗话说:热生风,冷生雨,说不定要下雨。我不管,执拗地睡在院子里。睡梦正酣,扑嗒扑嗒的雨滴狂乱地砸在我的身上、脸上。我们便像燕子似的,聚在门口,痛快淋漓地吮吸着夏雨的清凉,感到有种说不出的舒爽。
月亮、繁星、竹床,还有小小虫儿的低吟浅唱,织就了夏夜美丽的篇章。每每想起,都能让年少时的我欢欣沸腾,让成年后的我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