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53章 出谋(第1页)

第1353章出谋

君胜南被朝廷降职,从原本的财部大臣将为财部少卿,等于是连降了两级,连上朝议政的资格都没有了。

君家的应对之策,很快也随之而来。

最先出事的是商部,商部旗下的纺布司一下子损失了十多万的银子。

不管是宁南还是风国,由官坊生产出来布匹,都不是先卖给百姓的,而是先批发给专营布匹的商贾,再由商贾卖给百姓们。

两地不同的是,风国商贾向官坊进货时,是要拿出银子,先把布匹买到自己的手里,然后再向外售卖,你是赚是陪,都和官坊没有一丁点的关系,如果买进的布匹没能卖出去,那只能说明你的眼光不好,怪不到官坊的头上。

而宁南则不同,宁南朝廷的确是有很多的政策比风国更具人性化的。

宁南的商贾贩卖官坊的布匹,不需要先给银子,只需打个白条,证明自己从官坊这里进了多少的货,然后便可拿走官坊的布匹向外贩卖。

如果商贾选中的布匹销路不好,未能卖出去,也没关系,最后还可以退还回给官坊,这部分的费用官坊是会从白条中扣除掉的。

所在在宁南这里,与朝廷官坊做生意的商贾,基本是稳赚不赔的,这部分商贾的统称,叫做官商,是最最令人眼红的一批商贾。

宁南朝廷一直都施行着这样的政策,宁南亡国之后,总督府也把这个政策继承了下来。

以前从未出过意外,但君胜南下台之后,纺织司就偏偏出了事。

与纺织司合作许多年的几家大官商,从官坊那里提走大量的布匹之后,连家带口的突然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几家商贾的人间蒸发,也让他们给官坊打的白条变成了废纸一张,官坊根本找不到人去要回银子或者布匹。

他们赊欠官坊的银子,合计达到十五万两之多。

以前这个优惠的政策在执行时从未发生过问题,偏偏君胜南刚刚下台,就出了这样的事,而且还是好几家官商一同离奇失踪,要说和君家一点关系都没有,无论是谁都不会相信。

十五万两银子的亏空,对于总督府来说,倒也不算什么,不过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宁南东部的九个郡,合计二十多座城邑,城内的饭庄、酒馆毫无预兆的纷纷停业,而这还不算完,停业的风潮迅速向其它行业蔓延。

一时间,这么多个郡,这么多座城邑,商家纷纷停业,商铺纷纷关门,对总督府造成税收的损失倒在其次,各地百姓们的不满才是最令人头疼的。

大多数的百姓,不管皇帝是姓唐还是姓长孙,只要能让他们吃饱肚子,能让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大多数的百姓们都不会奋起反抗,不会把全家的脑袋都别在自己一人的裤腰带上,去当什么叛党叛军。

可现在商家纷纷停业,给百姓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尤其是粮行的停业,已直接关系到城中百姓的民生,另外,还有大批的百姓无工可做,成了流民,不稳定的因素,以及对总督府不满的声音也逐渐在民间滋生。

这就是君家在宁南的能量,它能让宁南地区闻如磐石,但同样的,也能把宁南地区折腾个底朝天。

对于近期发生的这一系列的事件,风国朝廷也在紧急磋商。

朝堂上,以蔡霄和张九维为首的大臣们,都属强硬派,态度坚决,一直认为朝廷决不能向君家妥协。

如果这一次朝廷选择了妥协,那么以后君家就会如法炮制,事事都向朝廷发难,事事都逼着朝廷做出妥协,那么风国打下的宁南地区,究竟是姓唐还是姓君?

以议政大臣唐明珠和新上任的户部大臣林奕为首的一批大臣,则属鸽派。

他们的意见是,暂时向君家的妥协,并不等于朝廷真怕的君家,现在朝廷最缺少的是时间。

等朝廷在宁南站稳脚跟,深入人心之后,宁南地区的百姓也不会再轻易受人挑拨,君家自然而然地便成为刀俎之下的鱼肉,到时对君家是杀是留,全凭朝廷的一句话。

强硬派大臣和鸽派大臣,也不是铁板一块。

张九维和蔡霄虽然主张一样,在朝堂上同进同退,但前者可是上官秀坚定不移的追随者。

【零↑九△小↓說△網】

至于鸽派中的代表人物林奕,和上官秀谈不上有多同心同德,他的所有主张,都是以有利于宁南地区,有利于宁南人为出发点的。

这就是目前风国朝堂的现状,表面上看很明朗,就是风族大臣一拨,宁南族大臣一拨。

而深入其中便会发现,这里面乱得一塌糊涂。

风族大臣中有派系之分,宁南族大臣当中也有派系之分,张九维和林奕就是两个冤家死对头。

当政见相左、矛盾激化的时候,种族之分化为乌有,风族大臣和宁南族大臣也能放下彼此的成见,选择抱团站在一起,共同在朝堂上坚持自己的政见。

一拨大臣坚持对君家强硬,杀鸡儆猴,敲山震虎,另一拨大臣则认为应当以大局为重,暂时向君家妥协,稳定目前紧张的局势最为要紧,现在真正考验的是唐凌的智慧。

就内心而言,唐凌是比较倾向蔡霄和张九维的,不过,她心里也有顾虑,万一绞杀了君家之后,宁南地区的局面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怎么办?

一旦各地叛乱四起,朝廷出兵平叛,与宁南百姓结下血海深仇,以后,朝廷再想治理好宁南地区,化解掉宁南百姓对朝廷的仇恨,可就太难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萌妃七逃

萌妃七逃

莫名其妙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凤七七就没过一天舒心的日子,人家穿越,要么是富贾闺秀要么是达官千金要么就是公主贵女,到了她这里可好,成了青楼女子。若是头牌花魁也就算了,好歹还有一个能令万人空巷的美艳皮囊,可偏偏的,她成了京城赫赫有名的妈妈桑,俗称老鸨子。哎!她不禁心中感概穿越还真是个技术活。没想到这个世界上,随便拽出来一个都是绝顶的帅哥,姑奶奶虽然没有绝色美艳的皮囊,可偏偏的就是招人稀罕。哎!帅哥乌央乌央地冲,挡也挡不开,推也推不走,真恼人。啪!谁谁对老娘拍砖!君莫黎冷冷地剜了一眼自恋的女人,你若再敢多言,本王就要了你的小命!爷,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我可不是狗腿子,谁让邪王招人爱。...

护花风水师(绝品风水师)

护花风水师(绝品风水师)

他是个风水师,懂风水堪舆摸骨相术,更要命的是还会武功他还是个无赖,擅长坑蒙拐骗调戏美女,最关键是够不要脸。用风水之术救人杀人,心怀善恶是非之心用无赖面目伪装打脸,护得天下美色在怀。相师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重生异能小俏媳

重生异能小俏媳

重生之异能军嫂正文已经完结,大胆跳坑哦推荐元笙的完结文重生之神秘军嫂有点甜依旧是甜宠无虐,放心跳坑哦重生的沈梦瑶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想要夜夜抱着闫哲涵睡。闫哲涵好不容易把自己心心念念的沈梦瑶给睡了,已经做好被她打骂的准备,没想到画风一变,沈梦瑶天天都想抱着他睡。这自己怎么好拒绝呢。经历过前世眼瞎,今生才能活的...

庶女就要狠

庶女就要狠

玉玲珑,无依无靠的庶女一枚,只因嫡妹中毒需要至亲之血为药引,便惨死在毒蝎针下玉梅,叱咤风云的黑道大姐大,手段毒辣,作风狠戾,却在金盆洗手之时被情人害死,心不甘情不愿地落入轮回之道再次睁开眼睛,她已不是人人可欺的庶女。从前那个深受尊卑等级观念束缚的懦弱庶女玉玲珑,已经化身为地狱使者般令人惊恐的女修罗!大骂嫡母,暴打姐妹,连身负武功的玉将军亲自出马要教训她,都被揍得连滚带爬,满地找牙!什么封建礼教?什么妇德妇言?姐不吃那一套!我的地盘,就得听我的!姐妹敢张嘴开骂?把你打成瘪嘴老太!嫡母端着正室夫人的架势装13?扯烂你衣裳看你怎么装!?亲爹恼羞成怒抬手就打?一脚把你踹到大门外!不出三个月,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了事实玉府庶出四小姐玉玲珑,虽然生得妖颜无双,却性烈如火,乃是京城第一悍女!可是恶名远扬的她,却为何桃花运接连不断?难道古代男人都这么重口味,越是凶悍如她,越是要前仆后继地前来送死?且看黑道大姐大,在古代怎么兴风作浪,活出惊世骇俗的人生!☆◆◇★☆◆◇★☆◆◇★☆◆◇★☆◆◇★☆◆◇★片段一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那张千娇百媚的小脸上,嫡妹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你你竟然敢打我?某女不屑一顾打你又怎样?嫡妹又气又恨我去告诉母亲!某女一脸鄙视告诉她又怎样?老娘连她一块儿打!嫡妹彻底崩溃我要去找父亲,让他请家法收拾你!某女不禁嗤笑要去就快去!老娘倒要看看他敢不敢!◆片段二扫了一眼眼前装模作样的神婆,某女不怒反笑你说我是什么?鬼上身?某个不知死活的神婆还在摇头晃脑你们可别不信!这鬼上身啊,轻则损耗钱财,重则家破人亡话音未落,一只绣鞋已经稳准狠地拍上了她的嘴,伴随着神婆呼天抢地的哀嚎声,只见某女顺手又操起一块板砖,直接往神婆脸上招呼,顿时打得神婆逃之不迭你TM才是鬼上身,你TM全家都是鬼上身!◆片段三看着被打成猪头的公子哥,再看看堂下那桀骜不驯的某女,某夫人拍案而起,怒斥道你竟然连我的儿子都敢打,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某女冷笑谁惹我,我就打谁!你要是不服,不妨也下场来试试!某夫人气得破口大骂谁给你的胆子,让你如此无法无天?!来人,给我拿下!没等某女说话,门外已经响起一个冷冽的声音谁敢!?只见一个潇洒倜傥的身影翩翩而至,来者似笑非笑地扫视着乌压压的众人,不紧不慢地说道她动手打人怎么了?我惯的!她无理取闹怎么了?还是我惯的!她没上没下怎么了?都是我惯的!全场噤若寒蝉,某女满头黑线这小子跑这儿装什么大尾巴狼!?真是阴魂不散!☆◆◇★☆◆◇★☆◆◇★☆◆◇★☆◆◇★☆◆◇★郑重声明本文三观不正,六根不净,过程重口味,结局一对一,小心肝儿脆弱,有晕血晕暴力病史的妞儿们请提前绕行!若是因阅读本文导致惊吓过度夜不能寐,无良作者恕不承担医药费及任何法律责任推荐专区★完结军婚撩人httpwwwxxsynetinfo438011html史上第一宠婚httpwwwxxsynetinfo467051html婚色撩人httpreadxxsynetinfo391642html强占,女人休想逃httpwwwxxsynetinfo402807html★连载限制级霸宠httpwwwxxsynetinfo441343html军品权色...

请叫我超电磁炮

请叫我超电磁炮

获得了和御坂美琴一样的电磁能力,但是我能射的可不仅仅是硬币,论火力输出,你输了,论吐槽,你更输了。我可是名为修仙界最强人形自走火炮的御坂林丰。...

古国归墟之西域异闻

古国归墟之西域异闻

归墟,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谓众水汇聚之处。列子8226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35年前,我爷爷带领中科院的考古队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去考察西域三十六国中大宛国的遗址。考古队在沙漠中遇到罕见的风暴,慌乱中被一个神秘的人影带到了一座古城之内,队员们惊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