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长老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冯寄,说道:“冯寄啊,一个月后的精英弟子选拔,贫道可对你寄予厚望,你可莫要让贫道失望啊。”
楚清秋听闻大长老的话,原本郁闷的脸色瞬间转为灿烂的笑容,惊喜道:“师尊,您当真会推荐师弟参加精英弟子的选拔?”
大长老再次微微点头,以示肯定。
楚清秋满心欢喜,看向冯寄,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
冯寄站在一旁,一脸茫然,看着师姐灿烂的笑容,疑惑地问道:“成为精英弟子,很难吗?很复杂吗?”
一旁的陈必安瞧着冯寄,开口解释道:“冯师弟,你竟不知成为精英弟子的流程?”
冯寄在心底迅速回忆着游戏设定里宗门弟子晋升称谓的相关内容,在他的记忆中,那些称谓只要修为等级达到,便会自动获得,何曾需要什么选拔?
冯寄对着陈必安摇了摇头。
陈必安见状,清了清嗓子,娓娓道来:“精英弟子的选拔,一年一度,宗门内筑基中后期的弟子皆有机会参与。
不过,参与选拔的弟子须有一位长老举荐,而被举荐的弟子在晋升金丹之后,会优先成为当初举荐他的长老的亲传弟子。”
冯寄听后,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思忖:原来这精英弟子的举荐模式,竟是为了防止一旦宗门内出现天才弟子,晋升金丹成为亲传之时,各个长老为争抢弟子而打破头。
就拿自己来说,若到了金丹期,眼前的大长老必定会站起身,对着其他长老自豪地宣称:“这冯寄,贫道早就看好了,他还在筑基期的时候,贫道便举荐他成为精英弟子了!”
那时,其他长老,哪怕是掌门,也只能赞叹大长老深谋远虑,慧眼识珠。
一想到这儿,冯寄便想起那位还在闭关的白胡子老头儿。
明明那掌门老头儿更早发现自己这块璞玉,却因闭关,让大长老捡了个漏。
命运这东西,当真如雾里看花,让人捉摸不透,却又无比着迷。
冯寄整理好思绪,拱手对着大长老说道:“感谢大长老,哦,不对!
是感谢师尊的提携之恩。”
楚清秋看着冯寄,佯装生气地说道:“你现在还不能叫师尊,你还不是师尊的徒弟呢!”
冯寄嬉皮笑脸地对着楚清秋笑道:“哎呀,师姐,迟早的事儿,对吧!
师尊?”
说着,还朝着大长老眨了眨眼,大长老看着他这副模样,忍俊不禁,笑道:“无妨无妨。”
楚清秋见师尊如此,脸色露出一丝嗔怒,娇嗔道:“师尊,您就偏心他好了!”
陈必安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师尊、冯寄和楚清秋,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波澜。
他不禁暗自思忖:何时起,这青禾峰变得如此热闹非凡?师姐何时变得不再那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师尊又何时变得这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陈必安身为妖族,却是第一个作为交换弟子来到云澜宗的。
他初来之时,楚清秋刚成为亲传弟子。
宗门内的其他长老,因他妖族的身份,都对他刻意疏远、回避。
唯有大长老向他伸出了援手,收他为徒。
而楚清秋,虽给人一种距离感,却一直对他这个师弟关怀备至。
他早已习惯了青禾峰上那宁静、有序、安逸的日子。
然而,此刻一切都变了。
师姐成了冯寄的剑灵,他再也无法每日看到师姐那美丽而熟悉的身姿。
师尊也变了,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令人敬畏的存在,而成了一个和蔼可亲的大叔。
而这所有的改变,皆因身旁这个突然出现的冯寄。
陈必安脸上挂着笑容,目光缓缓扫过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青禾峰,藏在衣袖里的手,悄然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当又一次,他看到她与年少痴恋的男人拥抱在一起时,他终于决定放开手。傅胭,我们离婚吧。她以为她终于...
新婚老公画风突变,成了军训总教官怎么办?求答案,在线等!白芍不敢奢望秦晋深能厚待她,但也不能打击报复啊!白芍,军姿三小时,其他人解散!顶着火辣辣的大太阳,白芍求饶,禽教官,禽欧巴,老公站不住了!军姿都不会站,还能干什么?某人严谨训斥。我虽然不会站,可我会躺啊!我可以保证今晚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秦总教官邪气一笑,小芍儿,想不站军姿,今晚说到要做到,嗯?白芍狡黠偷笑,躺着睡觉谁不会?可晚上,当准备躺着‘睡军姿’的白芍被秦总教官的‘长枪’在身子里横冲直撞时,才反应过来,阿西吧,她是要睡,不是要被睡啊...
在穿越到同样不敢扶摔倒老人的平行世界后。原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风满楼,突然向一切恶势力与不公宣战,化身热血青年。唉没法子啊!系统说如果想兑换绝世武功横行天下,就必须行侠仗义,当个热血青年!展开收起...
(新书吻安,总裁夫人!已发布,欢迎入坑。)一场精心策划的潜规则,她成了E市最具有权威的男人的隐婚新娘!原本,她以为自己只不过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却不知权利和她,你自己选择!面对着对面的老年男子,他,毫不畏惧,这两者,我都要!从此,她的生命中多了三个迷你版,一胎三宝!幸福,从此应接不暇!...
林森是一个爱好特殊的小处男,有一天,他将千年女僵尸当成了娃娃捡回了家里。接着,便过起了鸡飞狗跳的生活...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面对倭国兽兵横行,是投降还是奋起反抗,是沉默?还是爆发。一直以来,愚任都想写一部不雷人比较贴近现实的抗战小说,这也是出于对历史负责,对本书的读者负责。如果你只是想看看一个人杀掉N多鬼子兵,或一个人毫发无损的杀掉一个小队甚至一个中队的鬼子兵,那么你可能要失望,建议你去看抗战神话剧。抗战初期,国军同鬼子的战损比例达到1100,有时候更多,鬼子攻打河南省,仅仅出动三千人,就把国军的数十万大军打的落荒而逃,甚至是闻风而落,鬼子兵还没打到跟前,军官已经带着自己的手下人跑了。一个小队的鬼子兵,轻而易举的攻下一座十几万人口,驻兵上千人的县城,二战中鬼子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常常一个小队的鬼子兵就敢攻击我方一个营,甚至一个团。这也是愚任写本书的原因,就是想将最真实的一幕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