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镜头拉近,女尸后颈的皮肤下,竟埋着和我体内相同的茶蛊,它的触须正顺着刺青纹路吸收墨汁。
当画面切到陈明的脸时,我浑身冰凉——他的瞳孔已经变成茶叶的形状,眼白上爬满的血丝,竟组成了“茶奴四十九,警骨铸茶壶”
的字样。
“寅时三刻,该收茶了。”
老李突然将整袋朱砂泼向茶蛊,沸腾的黑血中,每只茶虫都吐出个带警徽的烟头,烟灰在空中凝结成王东子的认罪书,泛黄的纸页上盖着县公安局的公章,落款日期正是我入职那天。
最后一片烟灰落地时,茶窖地面突然翻转,露出底下由人骨垒成的巨型茶壶,壶嘴处插着老陈警官的配枪,枪柄上的防滑纹,竟和茶树根须的走向分毫不差。
王西子突然将融化的翡翠扳指按进胸口,琥珀色的茶汤顺着她的眼角流下,在脸颊上画出警徽的轮廓:“哥哥可知,当年你被做成守棺傀时...”
她的话被地底传来的铁链声打断,四十九具骸骨同时转头,他们的警号在窑内回响,像极了当年警局晨会上的点名。
我趁机撞向窑门,却发现门闩上缠着老李的纸人,他正蹲在角落,用符纸裹着团蠕动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该醒了。”
老李掀开符纸,里面是团由茶虫组成的巢穴,每只幼虫额头上都刻着现任警察的编号,它们蠕动时发出的沙沙声,竟和值班室打印机的声音一模一样。
他突然将老陈警官的烟斗塞进我嘴里,辛辣的烟味混着茶垢涌入肺部,被篡改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二十五年前的暴雨夜,王东子的祖父将茶蛊母虫塞进我襁褓,老陈警官在户籍本上篡改出生日期,而老李抱着浑身是血的婴儿——那是本该夭折的我。
手机在此时响起,直播间提示有新观众加入。
弹幕飘过整排血棺特效时,我看见观看人数定格在——正是县志记载的茶奴总数。
最新留言是王西子发来的,每个字都像刚刻在茶饼上的印记:「游戏才刚开始呢,记者先生。
你后颈的茶蛊,该喝第二十七次人血了吧?」
窑外突然传来警车鸣笛,车灯透过砖缝照进来,在茶虫巢穴上投出巨大的阴影。
我摸向后颈,指尖触到凸起的纹路,那是今早还没有的刺青——片茶叶形状的图案,叶脉里嵌着极小的警号,正是老李儿子失踪那年注销的编号。
老李突然对着阴影跪下,符纸从他指间滑落,露出里面半张泛黄的纸页,那是我从未见过的调令,签发日期是1988年6月15日,调令内容只有一行小字:「将吴明远送往回魂窑,与茶蛊母虫共生」。
当窑门被炸开的瞬间,王西子的笑声混着茶香传来,她的身影已经融入巨型茶壶,壶嘴正对着东方——曲阳的方向。
陶瓮里的骸骨突然集体敬礼,他们警服上的编号在火光中明灭,像极了老槐树下那些被困的魂魄。
我低头看着掌心的茶虫,它背部的白斑突然变化,这次拼成的不是年份,而是三个清晰的汉字:「你,是,茶」。
警车的强光里,老李的身影渐渐模糊,他最后塞给我的,是半块刻着警徽的茶饼,饼面上的茶梗摆成箭头,指向窑外的槐树。
那棵树我曾在档案照片里见过,1949年警局奠基时种下的老槐,此刻在月光下舒展枝桠,每片叶子都泛着茶汤的琥珀色,而在树影最深处,我看见两个穿红旗袍的小女孩正在荡秋千,她们的笑声里,混着炒茶时茶叶爆裂的脆响。
茶蛊在体内再次蠕动,这次的方向是心脏。
我摸向口袋,里面是从陶瓮里带出的警徽,徽章背面刻着行小字,应该是某个前辈临终前刻的:「当茶蛊吞噬四十九个警号,曲阳鬼庙的阴棺就会开启——而我们,都是棋盘上的茶饼。
」
窑外的槐树突然发出沙沙声,像是在背诵某段警训。
我望着东方渐亮的天际,曲阳的方向飘来片乌云,云影里隐约可见座庙宇的轮廓,飞檐上挂着的,不是铜铃,而是排排警徽。
茶虫在血管里撞向心脏的瞬间,我终于想起二十五年前那个被遗忘的雨夜——我听见的不是婴儿啼哭,而是茶蛊破卵时,那声极轻的、像新茶入杯的“滋”
响。
喜欢夜盗阴棺,饿鬼缠身,人皮鼓请大家收藏:()夜盗阴棺,饿鬼缠身,人皮鼓
前世圈子外的她意外重生了,身上居然还多了个来自未来的生物智能光脑,这一世重活于八十年代,她却在偶然间闯进圈子,渐渐地,喜欢上了唱歌演戏。然后,改变了许多东西本文纯虚构,请读友们切勿当真,对号入座!...
走投无路的我做了上门女婿,老婆貌美如花惊喜万分,结果新婚夜受到连番打击走入社会,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诱惑,我能否经得起这些...
永恒祭司是一个老汉精心创作的玄幻小说,圣墟中文网实时更新永恒祭司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永恒祭司评论,并不代表圣墟中文网赞同或者支持永恒祭司读者的观点。...
劈腿这种狗血的故事真实发生了,亲眼目睹狗男女不堪的一幕,仲箐秋决定钓个更厉害的帅且多金的男人打前男友的脸,原本只是一场游戏,却没想到男人一吃之下成了瘾,惹她未婚生子不说还把她变成了他的禁脔...
1636年,大明崇祯九年。二十一世纪打工狗王越,被一脚踢到京城宛平县的山西灾民中间。再有一个多月,十万敌军将再次入关劫掠京师。王越为了保护新时空的家人,为了这些灾民不受敌军的屠杀,毅然组织灾民在卢沟桥旁,今后的宛平城附近,用一个月时间修建了一座新城。新材料新设备新世纪的物资源源不断抵达。一座不同于大明任何城市的...
贾亦韬,一个年轻有为的历史学者,对于明史极有研究,因缘际会之下,在生与死的挣扎之中,成为了崇祯皇帝。作为一个明史专家,尤其是明末时期,贾亦韬有着极深的研究,他相信,由他当皇帝,无需过多的辛劳,不需像崇祯皇帝那样日夜忙于勤政,更不需要过着艰苦的日子,凭着自己的历史知识,只需将历史上的人物放到合适的位置,当一个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