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感觉有什么东西从丹田升起——不是法力,而是三年来踏过的每寸土地、握过的每把犁柄、收过的每粒谷种,此刻都化作星砂,在经脉里织成新的经纬。
最神奇的是,掌心的青铜犁虚影竟与他的手臂融为一体,犁刃所指,池面便浮现出北境未来十年的水利图。
“去看看你的星盘吧。”
诸葛羽递过青铜晷,晷面映出的不再是少年,而是位身着青衫的治土人,衣摆绣着五谷与蟠龙,腰间别着星砂护腕与大靖玉璜,“合体境需明心见性,你这心性...早把皇子与圣主的传承拧成了一股绳。
当年老圣主在《耕星录》里写‘治大国如耕小田’,如今倒让你反过来,把耕田的术,修成了治国的道。”
夜风裹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涌进阁内,龙坤摸着晷面上自己的星盘,忽然想起在大靖书房初见《禹贡图》时的场景。
那时他总嫌图纸上的沟渠太繁,如今却看见每道水线都连着星砂,每条田垄都系着民心。
原来不知不觉间,他早已将皇族血脉与治土道统合二为一,就像掌心的蟠龙与北斗,分不出哪道纹是皇家,哪粒砂是天枢。
“圣主,那我现在...算什么境界?”
他望着池面逐渐平息的星图,看见自己的倒影脚踩星砂,手捧谷穗,背后是大靖万里江山,“是皇子,还是治土人?”
诸葛羽伸手替他拂开额前碎发,指尖掠过他眉心时,竟留下粒极小的星砂:“你是天枢阁百代难遇的‘耕星者’,是大靖王朝求之不得的‘谷魂君’。”
老人望向阁外渐明的天色,北境的第一声鸡鸣恰好传来,“记住,合体境不是终点,是让天上星与地上粮共鸣的起点。
当年初代圣主没能走完的路——让王朝与耕道同辉——如今该由你接着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晨光爬上飞檐时,龙坤发现自己的青布衫不知何时沾满了星砂,每粒砂子都映着北斗与蟠龙的影子。
他忽然明白,自己的修为从来不是闭门造车的成果,是北境的旱田、寒江的浪花、百姓的笑泪,一点点把他淬成了如今的模样。
就像星髓池里的星砂,看似渺小,聚在一起却能映出整个北斗,而他的星盘,不过是把千万治土人的心愿,凝成了掌心的一粒光。
“该去看看新育的抗盐稻种了。”
诸葛羽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时道袍上的星砂竟开始复原,“记住,境界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眼里有没有土地,掌心有没有谷种。
当年老圣主测我修为时,我正蹲在田里给粟苗松土,他说‘真正的合体,是让法术长在稻穗上,让境界藏在犁沟里’。”
龙坤望着老人的背影,忽然觉得掌心的残片不再发烫,而是透着温润的暖意,像握着块被晒了一整天的老陶。
他知道,自己的“合体境”
不过是个开始,真正的考验,是如何让星盘里的每颗星子,都照亮北境的每寸土地,让蟠龙与北斗的光芒,永远护着人间的谷穗。
阁外传来弟子的惊呼,说星髓池的星砂莲今早开了三百六十朵,每朵花蕊都刻着龙坤的名字。
他笑了笑,把残片放进袖袋,那里还装着昨夜新收的抗盐稻种。
当指尖触到粗糙的谷壳时,他忽然明白——原来最高的修为,从来不是天上的星盘,而是掌心的谷种,是让每粒种子都能在土地里生根的笃定,是让每个百姓都能吃饱的担当。
这,才是天枢阁的道,才是他龙坤的星盘。
喜欢九天镇海印,星轨锁龙志请大家收藏:()九天镇海印,星轨锁龙志
当又一次,他看到她与年少痴恋的男人拥抱在一起时,他终于决定放开手。傅胭,我们离婚吧。她以为她终于...
新婚老公画风突变,成了军训总教官怎么办?求答案,在线等!白芍不敢奢望秦晋深能厚待她,但也不能打击报复啊!白芍,军姿三小时,其他人解散!顶着火辣辣的大太阳,白芍求饶,禽教官,禽欧巴,老公站不住了!军姿都不会站,还能干什么?某人严谨训斥。我虽然不会站,可我会躺啊!我可以保证今晚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秦总教官邪气一笑,小芍儿,想不站军姿,今晚说到要做到,嗯?白芍狡黠偷笑,躺着睡觉谁不会?可晚上,当准备躺着‘睡军姿’的白芍被秦总教官的‘长枪’在身子里横冲直撞时,才反应过来,阿西吧,她是要睡,不是要被睡啊...
在穿越到同样不敢扶摔倒老人的平行世界后。原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风满楼,突然向一切恶势力与不公宣战,化身热血青年。唉没法子啊!系统说如果想兑换绝世武功横行天下,就必须行侠仗义,当个热血青年!展开收起...
(新书吻安,总裁夫人!已发布,欢迎入坑。)一场精心策划的潜规则,她成了E市最具有权威的男人的隐婚新娘!原本,她以为自己只不过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却不知权利和她,你自己选择!面对着对面的老年男子,他,毫不畏惧,这两者,我都要!从此,她的生命中多了三个迷你版,一胎三宝!幸福,从此应接不暇!...
林森是一个爱好特殊的小处男,有一天,他将千年女僵尸当成了娃娃捡回了家里。接着,便过起了鸡飞狗跳的生活...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面对倭国兽兵横行,是投降还是奋起反抗,是沉默?还是爆发。一直以来,愚任都想写一部不雷人比较贴近现实的抗战小说,这也是出于对历史负责,对本书的读者负责。如果你只是想看看一个人杀掉N多鬼子兵,或一个人毫发无损的杀掉一个小队甚至一个中队的鬼子兵,那么你可能要失望,建议你去看抗战神话剧。抗战初期,国军同鬼子的战损比例达到1100,有时候更多,鬼子攻打河南省,仅仅出动三千人,就把国军的数十万大军打的落荒而逃,甚至是闻风而落,鬼子兵还没打到跟前,军官已经带着自己的手下人跑了。一个小队的鬼子兵,轻而易举的攻下一座十几万人口,驻兵上千人的县城,二战中鬼子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常常一个小队的鬼子兵就敢攻击我方一个营,甚至一个团。这也是愚任写本书的原因,就是想将最真实的一幕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