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眼见方从哲在下面不断擦冷汗,口中说一些什么“海贼人数不多,以火器犀利为长技;我军人数众多,以多为胜,必能聚而歼之“之类的空话,心中大为不满。万历皇帝虽然消极怠工,但却不是个傻子笨蛋,一眼看出了方从哲在泛泛而谈,没有一点实际有用的。
他大手一挥:“先生之言,朕已知道。望先生多方筹画,计出万全,速建奇功,以膺大赏。今日南城大炮惊扰内宫,太子受惊发热,如今尚不能起床。旬日之内,诸大臣如还不能驱走海寇,先生还请自便吧。”
万历捎带着提到了太子,使得当年力捧太子正位的方从哲从心底里泛出寒气。
方从哲一身冷汗、伏地跪拜,称罪不起。半饷,一个小太监小声在他耳边说道:“圣上已回宫也。”
方从哲抬起头,果然御书房宝座上,万历皇帝已经不见人影。他擦了一把冷汗,倒退着离开御书房。
出了内宫,方从哲将在京师的所有九卿科臣统统找来,商议如何应战。他一改办事推诿拖拉的习惯作风,强调要对海寇速战速决,集结昌平的各路官军要立刻出击通州,与海贼决战。他让户部立刻二十万饷银解往各部,催调宣、大、延等地边军继续向京师方向增派援军,同时任命山海关主事邹之易为辽东监军,要求催促明军的主力部队辽东军在三日内迅速出击京师东郊。
另一路主力,京师三大营部队的战斗力,他自己也没把握,只是让御马监太监马塘为监军,督促三大营精选出征士兵,三日内出击京师东郊。
同时以分守兵备参议阎鸣泰监督宣大、延、蓟、山海关等地勤王军队,要求各地部队在三日内出击京师东郊,一举歼灭海贼。
前面已经任命的总监军,兵部尚书黄嘉善,还有天津经略赞理兵科给事中赵兴邦。则因为办事不利被他斥责了一番。方从哲在此时表现出从来没有的果断和坚决,力排众议,将所有反对意见一干压下。他把万历皇帝“旬日之内破敌”的话添油加醋复述了一遍,所有反对者都闭了嘴。很明显,再拖延与海贼的决战,所有人的乌纱帽都将不保,可能脑袋也会不保。
诸多的监军和层次众多的指挥架构,使得明军指挥体系一片混乱。好在勤王的边军大多毕竟是常年打仗的老兵,加上临时拨下去一大笔军饷,使得军心稍安,众军士总算还能听从指挥。三日之后,手忙脚乱的十万明军终于从昌平集结地开拔了。
主将蓟辽总督汪可受坐镇昌平,实际上他已经被剥夺了很多权力,总监军兵部尚书黄嘉善成了此次作战的总策划,他调来自己部里的一干官员,跳过了汪可受,直接插手了各支勤王部队的调动安排。黄嘉善不过是一文人,自诩熟读兵书,通晓天文地理,以为打仗靠人数多寡就能决定胜负,或者是正义者必胜……总之,他认为打仗这种事很简单的。他把一群属下带入昌平军营,无意却使得中华军提前得知了明军调动的一切情况。
关于官军发起总攻击的情报,通过各种渠道,这几日已经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了通惠河边的中华军大营。中华军在京师三大营中的眼线,以及在兵部下属选兵司做小官的细作暗桩纷纷发出了警报,并且把官军详细的作战计划和军队编制报告给了陈衷纪等人。
情报总管曾庆正在大声宣读今日情报总汇:“明朝大军计划将分四路向我军进攻:
其一为山海关总兵杜松、开原总兵马林所部,有都司参游刘遇节、龚念遂等将领随同,马步兵13000人,由滦州南下,经开平向天津卫进攻;
其二为辽东总兵官张承胤和副将颇廷相、参将蒲世芳的辽东军部队近30000人,外加大同总兵王朴、宣府总兵杨国柱、蓟镇总兵唐通、参将马科等带领的勤王北方边军,现在已经有20000余人。这一路计划将和驻守京师东郊日坛的保定总兵王宣、游击张旌的保定兵、蓟镇兵共约5000人合兵。这样算来就是55000余人,这路官军将主攻我军大营。
另一路是由京师三大营中神机营为主力,加以总镇左营游击戴光格、总镇左翼营游击王平、总镇右翼营管游击事都司玛应魁、武靖营游击尤世功、西平备御徐成名等京军,还有少量山东、大名府的援军,大约总计人数在20000左右,以新启用的辽阳总兵刘铤为主将,将由京师以南的南海子出发,向我军大营攻击。
最后一路兵是京师三大营的主力,大约30000余人,据说是由襄城伯李国帧所统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