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本、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为贵”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礼让为先、睦邻友好、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使中原树立了良好的外交形象。
缺点一: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压抑人性,钳制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缺点二:“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迷信思想。
不过这缺点在杨乾看来,在现在这个时代,根本不算缺点,人都要饿死了,吃都吃不饱。
加上诸侯国,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能给普通民众一些思想就不错了。
不过儒家有一点好,框架已经搭建好,杨乾只需要把自己需要的东西保留,不利的东西拿走。
把自己整理的东西添加进去就成为一个更加适合这个时代,暂时无懈可击的学说。
而且他还有更大的野心,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前看看觉得好似很狭隘,现在一看,却觉得非常的高明。
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思想只需要一种就够了,别说诸子百家,只要双核进行,都很容易分裂。
当整个国家的思想,三观统一,那这个国家绝对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国家,必将傲立世间的顶端。
杨乾双目中迸射出强烈的渴望,当真有一天能统一中原,那该是何等的成就感啊。
想到此处,杨乾立马奋笔疾书,把自己需要教导的知识全部都写了下来,与儒家思想互相穿插,形成新的,更加适合这个时代的儒家新学说。
但问题又来了,光用儒家的仁义道德想要管理一个国家,想都没想,别说管理一个国家,哪怕是管理一个郡县都悬。
所有需要加入另外一种学说,那就是法家,既外儒内法,所谓“内”即是内在的核心价值观念,指导思想。
“内儒”即是以儒家重视人、以人为本、合理分配利益等观念为原则。
所谓“外”,则是外在变现,具体的措施。
“外法”,即以法家的观念建立政治架构,以法治观念治国。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也是有私心的动物,唯有法才是公平公正的变现形式。
当然外儒内法的形式不是没有缺点,相反弱点还很明显。
外儒内法的统治,决定了封建社会即是人治而非法治——因为从外表上看,一切法都被规范为仁德的范围之内了。
法外有情,是封建统治者为自己标榜的资本,而不是破坏法制的依据,就很能说明问题。
还是那句话,没办法,现在这个时代,用这样的思想纲领是最好的统治纲领,那已经算领先这个世界数百年的进程。
至于别的学说,让思想纲领都兼容过去,只需要把需要的那部分拿来就成。
比如墨家,上辈子收到动漫影响,人气非常高,为什么在泱泱数千年历史中却没有传承下来。
墨家弟子精通武艺被称为墨侠,奉守兼爱,非攻的要旨,同时擅长机关术,而神秘的机关术也是上辈子那些粉丝们喜爱墨家的原因。
上辈子的历史中,墨家在战国时期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之高。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指的是杨朱,墨指的就是墨家。
如果说杨朱是非常极端的贵己主义,那墨家就是一个非常极端的道德主义,而且是比儒家更甚的道德主义。
说来也有趣,墨家的创始人就是从儒家里面出去的,只是学着学着,学到最后就发现越来越不对劲。
所以闪人之后,另起炉灶,成为反对儒家的急先锋,墨家对儒家到底杠精到什么程度。
墨家有著名的墨家十论,除了非常熟悉的兼爱,非攻还有,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
再看到后面就不对劲了,章节的名字直接就叫非儒,这基本就是指着鼻子开喷。
加上墨子和鲁班的器械对决,墨子赢了,所以在战国时期,不说墨家占据半壁江山,但至少也是一个榜一榜二大哥。
学说是文,机关术,守城术是武的话,墨家应该属于那种文武双全的学说。
但为啥墨家到了后面地位就不行了,对比当时还没他混的好的,诸如儒家,道家,法家。
人家在后面是什么地位?儒家霸占朝堂上千年,道家虽然和之后的道教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依然占据了民间的广阔天地。
法家虽然口碑不好,但外儒内法,一直是历代王朝的真实写照。
而墨家自战国之后一蹶不振并逐渐消亡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