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人们誉为巴基斯坦之父。1993年我曾拜偈那里,里面悬挂着周恩来送给友好邻邦的大型吊灯。
而当年的卡拉奇安祥且宁静,几人结伴就可在市内各处随意游玩,现在市区内无处不见岗哨、荷枪的士兵,甚至可以看到有的屋顶架着机枪,伏着枪手。
与十几年前相比,卡拉奇的变化不算太大,老的房屋、街道依然,新的又没有太多的什么。商城倒是多了一些,商品及规模又没有什么可惊喜的。一处在中国人眼里小有名气的皮货点门可罗雀,老板们都会几句简单的中文,看见chinese走来拼命招睐生意。皮货款式亳无新意,同事们大多没有兴趣。卡拉奇是个奇怪的地方,有的地方整洁、美观,有的地方又凌乱破败,这或许与富贫差异及居住群体有关。午餐在一家中国餐厅点了小吃,老板和厨师是中国人,做的馄饨、粉面味道很正,让人喜欢。
卡拉奇是熟悉的,没有使我们感到陌生。与此同时我们能求全她什么呢?经历了太多不该经历的事情,她至今还在为太多烦恼而烦恼!
我们本着小心翼翼的原则,依次去了几个地方后离开,不作太多的停留。出来时大家心里都憋着劲,并且一路上都没好意思去说,现在,大家的心情不由得放松起来。
“终于回来了!”一个同事说。“昨天刚发生袭击,以后一个星期总可以安稳下吧!”另一个同事调侃。
穆斯塔带我们到路边小镇上购买水果,帮我们讨价还价。大胡子把枪抱在怀里,也买了一兜,用小塑料袋盛着。开车以后,他剥去皮塞到穆斯塔嘴里,看了觉得温情。
面包车向着工地的方向疾驰。这时起风了,好大。还有沙尘,铺天盖地的,瞬间就弥漫了我们的车窗。沙尘暴来了。
我们缩进车内,摇起了车窗。穆斯塔将车靠在路边,等待沙尘暴过去。
这个看似壮观的景象,为出行添上了一笔奇异的色彩,也不禁勾起我的沉思。当十七年后我再次来到这里、这个不属于我的国家,盯在荧屏前的不断产生震惊的人们是无法理解的。但其实是不需要解释的,因为生活在选择我们,我们无法选择生活。
而我们有个共同的盼望——尽快完成工作后回去!是的,会很快回去的,就像这沙尘暴天气,只是暂时的迷离,而我们依然会走在阳光灿烂的路上!
因有所感怀,诗以记之:
(一)
白云飘荡游子意
万里征程催人离
沧桑过哉十七载
重返故地竟有期?
(二)
风卷尘沙漫天起
世事纷纭若顽戏
危局近在咫尺里
今非昔比卡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