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达官显贵、贩夫走卒,都爱泡茶馆。以前的成都茶馆是偌大一个敞棚,靠几根木柱撑着屋顶,几十张茶桌上百的竹椅闲适随意地摆放着,让人感到无拘无束。这样的地方现在仍能找到,人民公园内的鹤鸣茶肆就古风犹在。我们入茶棚坐定,掺茶师傅提着长嘴铜壶立于两米开外,背对客人,双手抱壶,或侧身或前俯或后仰,玩着十二分的花样。不经意间,一丝水线准确无误地吊进客人的茶碗里,八分必止,不溢不漏,妙到毫端。人民公园里有川剧表演,一声锣响,川剧变脸大师们便鱼贯而入耍开了把式,变出几十种不同的脸谱来,嬴得客人们大声叫好,惹得老外们瞪大双双碧眼,不停地喊“ok”非要去探个究竟不可。
至于成都本地人坐在茶馆里,却未必是真心要品那碗“青山绿水”品茶饮茶,大可不必一碗茶耗上大半天,想必更主要的还是在于一种人际交流。成都人的交情就这样泡在茶馆里,几百年来,淡如水,浓如茶,一派君子态。因为茶馆的存在,使这座城市充满了人情味,洋溢出古典的和谐清雅气氛。
成都的茶馆又与成都人那份自然天成的悠闲分不开,到过成都的人们,都能感觉出这座城市的闲散。
古老的街道和幽深的小巷里皆辟有茶棚,沿青石板路一溜铺开,竹椅上、方桌边,人声鼎沸。打麻将的、喝茶的、摆龙门阵的,都显得那么悠闲自在。在青羊宫、杜甫草堂等旅游景区,我甚至看见一些捧着书本的人们,津津有味地打发着自己的时光,闹中取静,自得其乐。在浣花溪边,有个男子躺在竹椅上,脚搭着道旁栏杆,竟然“哆来咪咪咪来索”地读谱唱歌谱,好象全当我们这些熙熙攘攘的游客根本就不存在。见到此情此景,我不得不由衷地感叹:成都人实在太可爱了。
不是周末,大街上却拥满了摩肩接踵的人群,街旁竹艺长椅上,或躺或坐着不少神态悠然自得的人儿。偶尔能见到个街边太阳伞下一个躺在椅上,另一人打开一个小箱子,拿起工具帮躺着的人莳弄耳朵。那工具林林总总,掏耳师傅的手十分专业地摆弄着,使那些小工具相互撞击叮当有声,清脆悦耳,给服务对象一种音乐美的享受感。这样的情景,难免使人兴发无名的感叹:不是如此悠闲的地方和悠闲的人们,如何能让掏耳也成为一种职业!
离下班时间尚早,府南河畔、中山广场就有了不少消闲漫步的人,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或踽踽独行,不管人多人少,步调一律是悠悠缓缓的,显得十分从容。我们在府南河边观看夜景时,天空洒下了一阵微雨。这时奔跑躲雨的,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外地人,而本地人照样我行我素,安步当车,全然不理会天公作难。在这样一种悠闲面前,不只是几点微雨来得枉然,似乎连日出日落都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成都,仿佛远离金钱至上的世尘喧嚣,充满了宁静致远的恬淡与飘逸。
增广篇:多情的成都
成都是美丽的,也是多情的。早在二十几年前,同年应征入伍的几位成都战友就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淳朴、厚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铸成了我们之间浓厚的友谊。
成都的香艳多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称颂。青城之麓,锦江之滨,夜月红楼,香风满径。古人说“少不入川”只因天府之国山光水色、物产人情都充满美的诱惑,翩翩佳公子,一去不思归。
在过去半世人生中,我着意去想成都的时光或者说并不多,而成都却实实在在嵌在我心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始终不能忘记望帝化鹃的成都:杜宇夜半啼血处,年年春风满西山。何况杜鹃不止在蜀地有,我的父老乡亲称其为“布谷鸟”我从小就在月笼梨花的夜晚,听惯它凄切的悲鸣;正因那杜鹃声声响彻我半生漂泊的天空,这一生,不管走到哪里,都如同携着故乡三月的一片烟景。
一曲凤求凰,千古卓文君。凡我中华天下读过几本书的人,又有谁能忘记文君当垆相如作赋的成都?那一段感动千古的情爱,以其超凡脱俗的勇气和力量,穿越漫漫红尘和历史时空,长久地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在早些年以书传情的青春岁月的种种怀想中,多数人少不得要想起薛涛制笺的成都。这位幼年离乡少年丧父而落入乐籍的女子,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妓女。她知音律,工诗词,擅书画,薛涛小笺更是千古闻名。今天来成都,自然见不到薛涛笺、看不到薛涛字,也无缘拜读锦江集,但我们仍可从全唐诗里和托于杜甫而得以流传的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四娘家花满溪等诗篇中去感受那位旷世奇女子的灵秀与才情。
成都的美艳多情,不在山水物产,而在人情。这处都会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感人的故事,而且如今的成都人,依然是那样重情重义。在广东,现在有许多节日,大凡外国有的节日在广东都有,全是些舶来的空洞的腻味的疯狂。在成都也有许多节日——许多成都人自己的节日。以望丛祠举行祭祀蜀人始祖开明王望帝和丛帝的活动为首,以纪念其他众多的蜀中名人、典故甚至风光物产为辅,放水节、冰雪节、熊猫节、火龙节、赛歌会、桃花会、梨花会、牡丹花会等等,一年四季,节日不断。在中国再没有其它任何一处地方为本土文化举行那么多仪式,一个始终不肯放弃并且着力弘扬本土文化传统的古老城市,其情感穿透力该有多么深远!而我望着这座城市,似乎明白它为何几千年不曾更名迁址的关键原因了。
入夜,几个老战友争相邀请。酒,已和旅伴们一起喝过,剩下的只能是泡茶馆了。
到底去哪喝茶?战友们并未事先商量,一人一个主意,等于给我把成都几处经典茶馆介绍了一遍。一个说去鹤鸣茶社,那是几十年来始终恪守老成都茶馆传统的好去处,精雕细刻早茶和盖碗茶艺的鹤鸣茶社,在祠堂街人民公园内,牌坊式大门、水榭、回廊、盖碗,极有情致。到那里喝茶可以欣赏到茶博士吴登方的盖碗茶艺,还能见识掏耳朵、转糖画、杂耍表演等成都古老的市井民风。一个说去圣淘沙,说我到成都泡一回茶馆,不去“圣淘沙”绝对会终身遗憾。茶楼主要经营各种中外名茶、咖啡,和以“燕鲍翅”为主的经典菜品以及西式海鲜、东南亚美食。茶楼内紫云藤编织的桌椅、精美典雅的茶具、美轮美幻的灯饰、轻柔舒缓的音乐处处渗透高雅的文化氛围。“圣淘沙”本是新加坡南部一个小岛的名字,如今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而成都“圣淘沙”茶楼,则体现了圣淘沙岛上的南洋风情,有极富南洋情调的大厅,还有温馨豪华的中式、法式、英式、美式、德式、北欧、地中海、西班牙、新加坡及东南亚式等风格各异的二十多个的贵宾间。多数人主张去坐落于成都会展中心顺兴老茶馆,老桌老椅老石板,活脱脱饰出个都市里的“乡坝头”别有情趣。茶馆旁边一溜转角楼台的墙面上,还有昔日老川西风情场景用浅浮雕雕塑,让人一进茶馆就宛如进入时光隧道,谁也无法抵挡那种陈旧的新鲜。
经过简单讨论,我们去了顺兴老茶馆,谈些军旅旧事,边关冷月,铁血青春,三两年友情,十数载分别,便有一股浓浓的情意随减茶香弥漫。而山河阻隔,往事成空,流光飞逝,老之将至,不禁人人唏嘘感慨。
在成都的日子转眼即过,那些明丽山水、人物故事,依然一幕幕闪现在眼前、缠绕在心头。面对来送别的战友,我仿佛听到杜鹃的婉转凄厉,要想说一声再见,泪水早已迷蒙了双眼。想起当年在左江边握别,也是这黄花开遍的时节,冷月清霜,一别经年。如今执手锦江滨,又是雁高草枯期,此地一别,今生可否再见?握手时已觉一阵秋风一阵凉,分别后空余离愁别恨满江湖。
终结篇:令人以难忘的成都
毫无疑问,成都是成都人的城市,而我只是一个过客。世人知深圳者众,知成都者寡。我在深圳生活,我从成都路过,于行色匆匆间,留下的是无限眷恋与回望。
对成都的倾慕与留恋,绝不止于名山胜水,而是喜欢这座城市的深刻内涵与基本品质。在我内心深处,一直羡慕上海的博大精深与温文尔雅。而当我走进成都后,那份古朴与淳厚,似乎比上海更加摄魂夺魄。
作为一名警察,站在基本不见摩托车的成都街头,我不能不为成都市政府的精明强干及为民着想而由衷感叹。他们禁摩并无一纸公文,摩托车牌照常发放,只是各种管理费用大幅度提高,使目前中国最能扰乱城市治安、威胁人们出行安全的摩托车、自然而然地退出了交通工具的行列。这样做,或许给摩托车主带来一些不愉快的情绪,但车主若能看到深圳每年销毁十几万辆(前几年每年几十万辆)摩托车的现场,必定会感激成都市政府的做法。这与深圳十几年来不发放摩托车牌、成千上万的警察满街设卡查扣的做法比起来,何止高明万倍!
通常情况下,有什么样的干部就会有什么样的群众,有什么样的政府就会有什么样的城市。成都这个处在我国内陆腹地的西部名都真心为人民群众办事的风范,渗透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不止是体现在对摩托车的处理上,也不止于对本土文化特性的充分认识、悉心涵养、着意保护与广泛开发利用并大力张扬上。仅仅一个三圣花乡“市民免费游览日”就深刻体现出成都市政府爱民的本真。
而深圳却大不相同,它是一个新时期与一个旧时期碰撞而催生出来的发育不良却倍受呵护的新生儿,历史短浅,内涵空洞,华丽富贵的衣装下是一种缺乏人情与人性的莫名所以的怪异。不管你来自何方,不管你在深圳工作生活多久,永远给你一种寄人篱下的疏远与陌生感。因此,成都是成都人的成都,深圳就不知是谁的深圳了。
如今的世界到处都充满庸俗与忙乱,源头产生于名、权、利的交错性。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利益驱动性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彰显出来。社会进步了,观念更新了,人心不古了,人情与人性也离人们越来越远。古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而如今人既要“争名于朝”又要“争利于朝”既要“争利于市”复又“争名于市”既要捞实惠,又要务虚名,焉能不忙不累!也许成都在名利场中一样不能免俗,但至少从表面看来它多了一份悠然自得,保持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安祥神态。仅此一端,就足以令人神往。
久处人情淡漠的深圳,看看古风犹存的成都,好令人羡慕。牌桌上充满轻松愉快,茶馆里充满浪漫悠闲,饭局中充满亲情友情,这才是人间生活。绝不象深圳,走出物质世界,就是精神洪荒。今天对西部名都的这番瞻仰,必将成为我一生一世的牵挂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