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与生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竞争是万物之本,人类并不是依靠人性原则生存,而是依靠最野蛮的竞争生存人类的整个生命离不开三个论点:斗争产生一切,美德寓于流血之中,领袖是首要的、决定性的。

    ——希特勒(二十世纪德国独裁者)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必须知道,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斗争,万物都是由于斗争和必然性而生成。战争是万物之王,它证明这一些是神,另一些是人;它也让一些人成为奴隶,一些人成为自由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争战,这种“战争是万物之王”的思想,有其一定的存在合理性。从此角度去观察和评判,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著名的拉丁语说:人对人是豺狼。英国十七世纪哲学家霍布斯对人类的这种敌对状态有过深一步的阐述,他在利维坦说,人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自保、生存,从而是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争战不已,像狼和狼一样处于可怕的自然状态中。在产权界定和契约产生之前,一切都是“人对人是豺狼”的战争状态。德国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人对人是豺狼”的观点做了心理学上的分析,他在文明及其不满中说:“人不是温和的生物正相反,不妨说人这种生物的天性中带有强烈的侵略成份。其结果是:邻居在他们看来不仅是一个潜在的帮手或性对象,而且是一个诱惑他们在他身上满足他们的侵略性的人,他们可以无偿的利用他的劳动力,在性欲上使用他而不征得他的同意,可以夺去他的财物,凌辱他,给他制造痛苦,折磨他和杀害他。”就这样,战争和掠夺就成为发泄人性土壤中“侵略成份”的一种手段。

    近代哲学家尼采对“战争是万物之王”的思想做了极度的发挥。尼采是个战士型的哲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传统和现代的文化,特别是传统理性主义、基督教道德和启蒙主义的文化加以猛烈抨击,他在自传中说:“我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战士,攻击是我的本能。”他在善恶的彼岸中说:“生命本质上就是掠夺、伤害,对陌生者和弱者的压迫、压制、严酷,把自己倾向强加于人,吞并和剥削。”

    尼采这类战士型的哲学家感应到了人性中巨大的力量,可对这种力量的引导却无计可施,只得盲目让之猛烈宣泄。当这种“战争是万物之王”的思想影响到了希特勒这种手握重权的独裁者时,在人类世界中,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攻击是我的本能”的理论就会变成腥风血雨的事实。

    尼采生于1844年,死于1900年。在尼采死后,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世纪“战争是万物之王”便成为本世纪的主旋律,两次世界大战在本世纪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卷进战争,6500万人直接参战,1000万人失去生命,2000万人受伤;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六十多个国家,20亿以上的人卷进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一亿人直接参战,直接军费开支约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60 %以上,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

    在二十世纪,历史的舞台是为了战争而搭建。在这个舞台上,人类充分体味到战争狼烟的刺鼻和尸横遍野的恐怖。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希特勒为了争夺“生存空间”把灭绝“劣质人种”犹太人作为战争目的之一。集中营成为杀戮犹太人的屠场,六百万犹太人被屠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犯国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武士道精神得到强化,战争掠夺成为主流,军国主义盛行。基于此,侵华战争爆发,南京大屠杀发生,30万累累白骨堆在了南京城中。

    “战争”本是“杀戮”的代名词,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却与“生存”有了冠冕堂皇的联系。希特勒为了给德国人争夺“生存空间”发动战争,灭绝犹太人;日本天皇为了给日本人争夺“生存空间”向四面八方伸出了魔爪,残忍屠杀亚洲国民。可这种硬把战争和生存扭在一起的理论必然会走向破产。

    纵览人类的发展史,从全局的视野角度来看,人类发动战争的举止相当愚蠢。如果说战争在人类发展早期还有其生存上的必要性,那么在晚期,就不但没有生存的必要,且危害到生存。侵略者发动战争是为了掠取财富,争夺物质,占有土地,但近代战争的结果往往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第一次世界大战,罪魁祸首德国得到的下场是,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